当前位置:首页 > 星座 > 正文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间谍卫星的作用」

  • 星座
  • 2024-07-01 12:14:15
  • 16
  • 其他内容没有找到TXT文件。
摘要: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网民为间谍卫星指路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网民为间谍卫星指路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如何...

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网民为间谍卫星指路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网民为间谍卫星指路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

提起徐庶,相信很多人都是如雷贯耳,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他被塑造成了一个有胆有识、智勇双全的悲情人物。论谋略,不亚于诸葛亮;论忠义,不亚于关羽。于是,后世才有了“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的歇后语。

小说中,徐庶化名为“单福”,最开始投靠于荆州的刘表,但很快发现此人徒有虚名,于是留书一封辞别。从此以后,他开始四处游学,被名儒司马徽誉为“当世王佐”,更加的名声大噪。

如何评价徐庶这个人「间谍卫星的作用」 星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当长期不得志的刘备屯兵新野时,徐庶通过精密的策划后考验了刘备,成功自荐为军师。之后,他开始大展神威,杀败曹仁后夺取了樊城,一举震慑了曹营。

曹操满朝文臣竟然如临大敌,全部都忌惮他的本领,程昱献计将徐庶的母亲诓骗至许昌软禁。之后,模仿她的笔迹劝降徐庶,使其“回马荐诸葛”后辞别刘备,只身前往许昌救母,成就了“身在曹营心在汉”的气节。

不过,我可能要泼冷水了,因为徐庶在历史上或许并没有这么高大上,他是被《三国演义》无限放大的人物。接下来,我们一起还原三国历史上最真实的徐庶。

徐庶(168年——?),字元直,颍川郡人,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谋略家。早年效力于刘表和刘备,后来转投曹操旗下,在魏文帝曹丕时期受到过短时重用,正史中关于他的记载和小说中出入较大。

熟悉三国历史的人都知道,颍川是当时最著名和最繁华的区域,不仅农业鼎盛,而且人文氛围更是浓厚,被誉为是“名士的摇篮”。不过,徐庶却是一个异类,他虽然出生于此,但因为家境贫寒而明显不同于本地世家大族的子弟。

因为年轻气盛和嫉恶如仇,徐庶青年时因替人报仇而触犯汉律,为了躲避官府追捕而更名为单福流落异地。在此期间,他痛改前非不再舞枪弄棒,而是修身养性后虚心拜师求学。

191年,因为董卓作乱京师,导致中州地区四处兵祸不断。徐庶为了避乱,与同乡石广元一同避难于荆州,还与司马徽、诸葛亮等人结为了莫逆之交,经常畅谈天下时局。

刘备兵败后依附于刘表,被准许屯驻于新野。因为汉室宗亲的身份,而且信义广布于四方,徐庶特意慕名前往投奔,逐渐得到了刘备的信任和重用。

208年,也就是建安十三年,曹操亲率大军南下荆州,刘表病死后次子刘琮接领荆州。在外戚的鼓动下,荆州之兵不战而降于曹操,刘备不得以率众南逃,徐庶也携家眷一起随行。在当阳长坂坡,徐母在乱军中被曹军所掳。

徐庶为了保全自己的母亲,只好辞别刘备后投靠了曹营。关于此处需要指明,曹操并没有以徐母的性命相要挟,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遂辞先主。

徐庶抵达曹营后,压根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长期担任着闲职。很多人认为,这是徐庶有意为之,拒绝为曹操出谋划策所致,但笔者个人认为真实的历史并非如此。

徐庶虽属于颍川名士,但当时曹操帐下的牛人实在太多,比如荀彧、荀攸、郭嘉、陈群、钟繇、陈纪、陈谌、李膺等人,个个都是当世豪杰。而且,这些谋士都是世家大族的子弟,平时就相互结交,形成了一个比较稳固的政治团体。

而徐庶虽然生于颍川,但他却是寒门子弟,年轻时还有过许多放荡不羁的离经叛道之举,自然不被这些世家子弟所认同和接纳。因此,徐庶不被曹操重用并非有意为之,而是个人能力、家庭出身和人生际遇等多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说到底,“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实在是曹操这里的超级谋士甚多,根本轮不上他徐庶发言。对此,就连诸葛亮也不得不感慨曹魏的人才甚多,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

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

事实上,徐庶效力于曹操后的确犹如石沉大海,正史中再鲜有提及。通过翻阅史料,他只在《魏略》中寥寥被提及过两次,而且每次都是一笔带过,分别是“延康元年,徐庶列入对曹丕的劝进表”“黄初四年,徐庶被任命为右中郎将”。

“劝进表”很好理解,曹丕希望取汉献帝而代之,组织了文臣武将上疏劝进;而“中郎将”这个官职,在汉初时品秩二千石,但在东汉末年已经被各个诸侯都用滥了,几乎成了一个荣誉职位。

不过,就是这样一个荣誉职位,也已经是徐庶的最高官职了。

曹睿当政时期,徐庶更加不受重视,只好告退归隐,因病过世后葬于彭城。甚至,他在过世后都没有得到过任何的追封、谥号、荫子等殊荣。

不得不说,徐庶的确是一个名过其实的历史人物,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将他吹捧过甚了。@文史不假

《三国志》共有两处提到徐庶。 这两处是:

第一处: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第二处:先主在樊(城)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庶辞先主而指其心曰:“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于事,请从此别!”遂诣曹公。 这两段记载均出自《三国志。蜀。诸葛亮传》。

裴松之引《魏略》做注的时候提到了徐庶

第一处:魏略曰:亮在荆州,以建安初与颍川石广元、徐元直、汝南孟公威等俱游学,三人务於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每晨夜从容,常抱膝长啸,而谓三人曰:"卿三人仕进可至刺史郡守也。"三人问其所至,亮但笑而不言。

第二处:魏略曰:庶先名福,本单家子,少好任侠击剑。中平末,尝为人报雠,白垩突面,被发而走,为吏所得,问其姓字,闭口不言。吏乃於车上立柱维磔之,击鼓以令於市鄽,莫敢识者,而其党伍共篡解之,得脱。於是感激,弃其刀戟,更疏巾单衣,折节学问。始诣精舍,诸生闻其前作贼,不肯与共止。福乃卑躬早起,常独扫除,动静先意,听习经业,义理精熟。遂与同郡石韬相亲爱。初平中,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到,又与诸葛亮特相善。及荆州内附,孔明与刘备相随去,福与韬俱来北。至黄初中,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福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逮大和中,诸葛亮出陇右,闻元直、广元仕财如此,叹曰:"魏殊多士邪!何彼二人不见用乎?"庶后数年病卒,有碑在彭城,今犹存焉。

这四部分说了这样几点:

第一,徐庶和孟公威,石广元,诸葛亮是同学,关系很好,其他三个人学问精深,而诸葛亮只看大概,学问比较广博。

第二,诸葛亮认为他们只能做到刺史,郡守,自己能做什么官则笑而不答。诸葛亮认为徐、孟、石这三个人是同一类的

哪一类型?并没有说明白,我猜测可能这三个人视野相对小,比较关注内部的,小的,细节方面的问题。于战略管理方面相对较差。

第三,徐庶原来当过流氓,被抓了,后来洗心革面专攻学问,这才结识了石涛和诸葛亮。

第四,徐庶一见到刘备就向他推荐诸葛亮,然后和诸葛亮一起追随刘备,而不是像三国演义里说的,徐庶要离开的时候才推荐了诸葛亮。

第五,并没有记录说徐庶的母亲是被曹操有意用计拿下,然后写假书信骗他来。另外也没有地方说徐庶的母亲听闻儿子去跟曹操而自尽的。

相反,徐庶的母亲是随着大批难民一起被曹操俘获,只能说是有幸俘获了徐庶的母亲,又得知徐庶是目前刘备身边得力的谋士,借此开始了挖墙脚。

在曹操手下,徐庶有没有一言不发,没有任何资料佐证,但是既然他在魏国被任命为右中郎将、御史中丞,至少说明他还是有做事的。“御史中丞”在汉朝是御史大夫的次官,是接受百官的奏章递给皇帝,并能考评百官的人,相当于现在的中央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现在的中央办公室主任,各位看官自己判断到底要不要真本事。那些只因为诸葛亮叹息说官不够高,就怀疑徐庶没才的人,恐怕严重低估了办公室主任的能力素质要求。

为什么徐庶没被重用呢?

我认为这个事情必须有一个参照系。

徐庶跟刘备在一起的时候,老板知道自己肚里没货,对有才能的人非常推崇,前老板的智力学识能力水平比较低,徐庶就能起到重要的点拨作用。

但是到了曹营,曹操这老板明显比刘备高出好几个>品级/span>,青梅煮酒的时候不过是谦虚地把刘备跟他拔到了同一个级别,这样一来徐庶跟老板的见识、观点差别就没那么明显了,自然不见得特别厉害。

但是作为百官考评员,差不多就是公司的人事主管啊,你敢说人事主管不重要?

三国演义》里演绎说,徐庶自从被骗进了曹营之后就没献过一个计策,我认为只是后人觉得有必要这样才显得出对曹魏的不待见。这样才政治正确。

到此,大家对网民为间谍卫星指路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网民为间谍卫星指路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