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网友好,小编关注的话题,就是关于日本一袋米均价214的问题,为大家整理了1个问题日本一袋米均价214的解答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我认为常规潜艇这种武器,应该从多用途和攻击性上去考察其排名,毕竟常规潜艇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常规攻击潜艇,这种攻击武器不去考察其攻击力,仅考虑静音和隐身等防御性性能是不合适的,从这个角度看,基洛级应该排名第一,其次是法国的鲉鱼级,这两款潜艇都具备巡航导弹发射能力。然后是日本的苍龙级和德国的214级,因为苍龙级吨位更大,新技术更多,214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采用了燃料电池AIP技术,而不是传统的斯特林机AIP技术,不过这一优势比起攻击力不足来看也没什么了。
图为基洛级06363型常规攻击潜艇示意图。
基洛级也被称为K级潜艇,是一种声名遐迩的潜艇,于1974年就开始了研究设计工作,它由红宝石设计局设计。K级潜艇的外形比以前建造的前苏联潜艇都要更接近于西方现代常规潜艇的外形,这种潜艇的外形和吨位非常接近美国海军建造过的巴劳级潜艇,它基本上采用了大青花鱼号潜艇的水滴型艇体,但是K级潜艇与上述潜艇也有一些不同之处,最主要的差别是K级潜艇在耐压艇体上开设的流水孔说明了K级潜艇仍然是一种双壳体结构。
图为刚刚加入俄罗斯海军服役的06363型基洛级潜艇。
基洛级潜艇有一个性能是其他几个潜艇没有的,那就是具备发射防空导弹的能力,所以他并不一定就害怕反潜直升机。K级潜艇上装备了SA-N-8型对空导弹,红外自导,战斗部重2千克,用于驱离和打击反潜直升机,K级潜艇上装备了卢比克MT-400型主/被动声呐,为了提高声呐性能,K级潜艇上采取了一些降噪措施,首端没有开设流水孔,而且从1舱移除了机械设备,并且在整个艇体表面敷设了消声瓦。
去年,一艘06363型基洛级潜艇在中东地区发射巡航导弹打击地面目标。
此后俄罗斯又研发了636型K级潜艇,636型潜艇比877EM型潜艇长度增加了1.2米,增加的长度用于增加艇上的淡水舱和压缩空气的储备,K级636型潜艇的水下最高航速达到19节,在通气管状态下以7节航行时,续航力为7500海里,自持力为45天。636型潜艇在其中央舱中装备了自动集中控制系统,具有监控武器和导航等监控功能。该型潜艇的特点是大量采用了核潜艇的研制成果和设备,充分体现了俄罗斯潜艇的设计指导思想和水平,它在国际展览会上的展出每次都能引来极大关注。在俄罗斯在中东地区参加的作战行动中,06363型最新的基洛级潜艇还通过鱼雷管发射了3M14型对地打击巡航导弹,展现出强大的现代战争能力,具有有力的打击能力,这是我认为他应该排第一的理由。
回答者简介:张浩,亚太智库研究员,《舰载武器》杂志评论员,在《兵器》、《舰载武器》等多家军事期刊发表《现代山地战怎么打》、《共和国炮艇小传》、《夺滩奇兵》等文章30余篇,在海军作战理论和海上作战武器装备等领域有独特见解,著有《预警机、电子战机》一书,获得军迷群体一致好评。
不知道是法国哪一个人说的观点,大意就是好看的武器一定先进,个人觉得这个很有道理,武器也看颜值,颜值高的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制作工艺水平高,反正我觉得F-22比苏-27好看多了。
从颜值上看,德国214级第一,法国鲉鱼级第二,日本苍龙级第三,俄罗斯基洛级最末。
战斗力的话,个人觉得也是按照颜值来排名,德国的214级潜艇排水量也就2000吨,比其他三者排水量小,但是德国先进的制造工艺和二战潜艇优异的战绩使得其在国际上大为畅销。214级有8具鱼雷发射管,鱼叉反舰导弹和阿特拉斯鱼雷都可以发射,有AIP系统,静音效果极为优异,低于100分贝,续航超过8000海里。目前214级已经出口到韩国、土耳其、希腊,评价极高。
鲉鱼级是法国外销的主力潜艇,最大排水量有3000吨,再一次体现法国武器超高的自动化水准,“鲉鱼”级潜艇共有标准型、紧凑型和AIP型三种型号,印度的就属于AIP型,AIP型艇长76.2米,水下排水量2000吨,水下航速20节。由于加装了AIP系统,AIP型“鲉鱼”的机动性和续航能力大大优于标准型,水下4节航速续航力达1400海里,并拥有50天的优秀自持力,目前出口到智利、马来西亚、巴西和印度,飞鱼反舰导弹和黑鲨重型鱼雷,高水平的自动化设计,使得舰员才31人。
鲉鱼级潜艇使用法国凯旋级战略核潜艇的静音技术,包括减震浮筏技术,关键部位如发动机还使用了双层减震浮筏技术,静音水平十分好。
苍龙级潜艇有着“最大常规潜艇”的称号,水下排水量超过4000吨,使用了AIP技术,武备为六具533mm HU-605型,使用武装包括89式533mm反潜鱼雷、AGM-84反舰导弹与水雷等。看似很强大,但是在澳大利亚的竞标中输给法国,目前没有出口成绩。
而基洛级是这四者之中最为久远的潜艇,上世纪80年代的产物,无论是自动化、信息化以及隐身水平均不及后来三者,唯有火力这一点可以勉强占据优势。
个人认为这四种潜艇的战斗力排名,应该是日本苍龙级第一,法国鲉鱼级第二,德国214级第三,俄国基洛级第四。 由于受国际条约和国内法律限制,日本不能发展核潜艇,因此常规潜艇的吨位上越造越大,以此容纳更多的武器装备和燃料。进入21世纪,为了维持世界一流的潜艇部队,日本着手研制一款装备AIP不依赖空气推进系统、具备高潜航能力和隐蔽性能的新一代常规潜艇,这就是苍龙级潜艇。该潜艇排水量高达4200吨,长84米,宽9.1米,高10.3米,成员65人,水上航速13节,水下航速20节,是全世界最大的常规潜艇,甚至超过了某些国家的核潜艇,堪称最先进的“准核潜艇”。 苍龙级潜艇汇集了日本在二战后60多年的潜艇设计使用经验,广泛吸收了全世界先进经验,应用了大量新技术、材料和工艺,例如X型尾舵的设计,其4个舵板可灵活转动,使得潜艇能够在水下自由进行三维机动,能够快速摆脱和追赶目标。
法国鲉鱼级潜艇是法国DCNS公司与西班牙Navantia公司(IZAR)联合研发制造的常规动力潜艇。共有三种型号,即标准型、AIP型和缩小版型。此系统充分吸收了法国造船局和马可尼公司在潜艇声纳、指挥及武器控制系统方面的成就。采用了双冗余以太网数据总线,可以在6个双屏多功能彩色显控平台上完成所有的声学及非声学传感器信号的处理以及武备、导航系统、指挥系统的控制功能。同时,该系统尽可能依据了商用成品硬件和软件标准,特别是采用了高速RISC处理器、TCP/IP通信协议、1个X-Windows/Motif图表用户接口及UNIX操作系统,从而可以方便地实现系统升级换代。这也是将鲉鱼级排在第二名的主要原因。
德国214型潜艇大家都了解,其排水量过小限制了其武器携载量,影响了其综合战斗力,故而将其排在第三名。基洛级潜艇虽然是原苏联海军时代研制的最成功的常规潜艇,但其信息化和自动化程度而言,四种潜艇里基洛级是最低的,极大的影响了其强大战斗力的发挥,因而只能屈居第四了。
很多前辈从潜艇公开的性能上对比,以此区分上述四种潜艇的优劣,但是小编认为军事装备的好坏还是要从使用定位的角度去考虑的,比如虎式坦克的性能是二战之最,却也没能改变德国战败的结局,它复杂的制造工艺反到是推动德国战败的原因之一,技术上简单的多的T-34反倒成了胜利者,因此要从实际的需要角度去评价一款装备。
小编认为苍龙和鮋鱼级潜艇互争第一:因为这两个潜艇的设计国家都是拥有漫长海上生命线的海洋国家,法国是殖民帝国中国保留殖民地和势力范围最多、最广的国家,因此这个大多数领土都在陆地上的国家保持了一支航母舰队,从侧面说明它的海洋军工产业并没有萎缩,相比之下俄罗斯和德国由于实力的萎缩已经没有了争霸海洋的野心,自然在海洋科技领域的技术积累稍差一些。
日本虽然武器不能用于出口,但是他的海军造船工业艰难的生存了下来,日本通过加快潜艇的更新换代,仅靠自卫队的装备需求断推动常规潜艇的技术革新,因此苍龙级潜艇有着不输给任何同类产品的信息化、自动化能力。日本的潜艇需要在广阔的西太平洋执行任务,因此和法国潜艇一样拥有更好的远洋作战能力,在这一点上压过海军活动范围较小的俄罗斯和德国。而俄罗斯海军被戏称为近海舰队、德国更是只有给波罗的海看门的份。
人们对214型潜艇的好感很多都是受到2战的影响,但是德国在最近几十年里没有将注意力放在海军上是不争事实,虽然对外公开的续航能力是19300公里、自持力是83天,但是终究只是水下排水量1980吨的小个子,德国开发这款潜艇似乎只是为了打破纪录,最长的潜航时间、航程和仅需要27人的最少编制人员,然而华丽性能不是获胜的关键就像虎式坦克一样,反而是法国的鮋鱼级将人数扩大到31人、潜航时间只有50天、水上排水量就超过了2000吨,这样的性能恰恰证明设计人员尽可能考虑到了作战需要。
俄罗斯的基洛级潜艇虽然卖得很好,但是多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很多国家买不到西方潜艇不得不买而已。它水下3126吨的排水量自持力却仅有45天,要说是作战需要真的有些牵强了,只有日本苍龙级的4200吨水下排水量在基洛级之上,却没有基洛级那种携带对空作战导弹的能力,人数也多的离谱(苍龙级需要65人、基洛级只有52人),这或许是不同装备各司其职的考虑吧,不管怎么说苍龙、基洛、214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设计上的不足,只有法国的鮋鱼最相对完美。
到此,大家对日本一袋米均价214的解答时否满意,希望日本一袋米均价214的1解答对大家有用,如内容不符合请联系小编修改。